樹人全校課程地圖
目前位於:校共同課程 >> 共同教育中心

一、前言

隨著「全球化」與「民主化」時代的來臨,發展中國家的教育,必須相當精準的配合「多元化社會」變遷的需求而發展,否則終將為世界潮流所淘汰。尤其是我國的教育,在「升學主義」多年的宰制下,無可誨言的,中小學的教育在「考試領導教學」與「能力分班」的雙重影響下,已逐漸淪為只是「為升學作準備」的機構;而大專以上的高等教育則在此一基礎上,受到「工具理性」與「實用主義」的影響,逐漸趨向於「為職業作準備」或「為謀生作準備」的教育迷思與困境之中。前國立清華大學沈君山教授亦明白的指出: 「通識教育最重要的是實踐,不能只是理論。在台灣,實踐通識教育遠比討論通識教育困難。這些實踐的困難包括:(1)沒有人願意去管;(2)沒有教授願意去教;(3)沒有學生肯花時間去聽。」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委員會(Yale Faculty Committee)曾明白的指出,大專教育除了提供實在的知識(Factual Knowledge)外,也應提供學生心靈的訓練(Discipline of Mind),以使其除了有能力適應民主自由的公民社會(Civil Society)外,更要有追求幸福人生的潛能。美國學者J. G. Gaff亦認為通識教育乃是一人人所必需的教育,主要在成就或豐富人人必要的「共同之知識與經驗」(Common Core of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s)。 本校的前身是樹人醫校,自民國89年改制已屆五年,不論是通識教育的理念抑或是通識教育之制度系統建立,已超越草創階段,但是通識教育的推動在在仍有許多改善的空間。惟基於為落實全人教育的理念,本校除致力於學生專門能力的養成外,並有效運用教學資源,特於91年6月11日行政會議中提出成立通識教育中心,並於92年成立通識教育委員會,以為全校通識教育發展的決策中心。通識教育中心設置主任一人,其下設行政運作與課程規劃兩組,前者下設文書、資訊與財務三組,協助中心之行政運作;後者則置全校核心課程、文史哲藝術、社會科學、自然科學與生命科學等五組,執行全校有關通識課程之規劃與審查。

二、特色目標

本校屬醫護類技職學校,除培養學生具專業之醫護技能外,並秉承林董事長「仁慈博愛,樹人樹德」的教育理念,培養學生具有人文素養、社會關懷、宏觀視野,使成為專業、人文兼備的專業人才。 本校通識教育以全人教育為理念,以培育術德兼修人才為目標。藉由通識課程與相關活動,使本校學生兼具基礎學術與生活能力,齊備公民意識與人文素養,期能達到培育專業、人道、博雅與宏觀之現代公民。 茲說明具體目標如下:

(一)建立「全人教育」的教育理念,提供多元化的課程,以培養終身學習教育為目標
(二)增闢人文、社會、醫學整合課程,培養學生具備關懷社會、己飢己溺並富人文涵養的「醫護人員」及「專業人才」。
(三)(在本校應外科及中心國文組教師合作下)加強本國及外國語文能力的培養,能具備聽、說、讀、寫能力,以適應就業需求及國際交流趨勢。
(四)規劃人際關係與溝通、生活社交禮儀、國際禮儀等相關課程,培養學生尊重、協調、關懷與團隊合作之能力,並能表達、溝通與分享。
五)結合「社區服務」機會,培養學生服務的人生觀,進而關懷人群、關懷社會。
(六)成立生命倫理教育中心,使學生在醫護專業外具備樹人樹德的知識與涵養,成為醫療院所病人最受歡迎的醫護人員。
(七)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,多閱讀課外讀物,豐富學習內涵與擴大視野。